《环境保护税》,是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财务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税怎么计算?怎么缴纳?有没有税收优惠?财税小队长对相关文件做了梳理,一起讨论学习一下!
【小队长说税】【1】个人要不要缴环保税?
根据《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所以,普通居民没有被列入征税范围,不用缴纳环保税。
但是和增值税不同,虽然个人没有直接承担税负,但是也间接承担了环保税。
您缴纳的水费里面就含有污水费;您缴纳的取暖费里面,供暖公司也把环保投入分摊到用户身上;您缴纳的物业费或垃圾费也都包含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的费用。
【小队长说税】【2】征收管理
根据《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环境保护税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缴纳的,可以按次申报缴纳。
会计们季度申报除了企业所得税又多了一个环境保护税,所以4月份的第一个征收期,大家千万别忘记申报了!
【小队长说税】【3】会计处理
目前未对缴纳环境保护税的会计处理做出具体规定,但是原征收“排污费”就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还有按月计算的特征,财税小队长认为仍可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月末,计提税金时的会计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环境保护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小队长说税】【4】征税范围
《环境保护税法》明确,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四类污染源被列为应税污染物。
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税额既有上限,又有下限。大气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
污染当量,是指根据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
环境保护税采用“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协同、信息共享”的管理思路。
财税小队长认为,后续除了地方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之外,还会就焦点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
1) 企业申报的依据如何确定,大型企业安装自动检测装置,中小型企业如何准确申报污染当量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2) 专业检测的检测数据是否能够保证真实有效,毕竟企业天天排放,定期检测,本身就有些矛盾。
【小队长说税】【5】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既然是费改税,那么税负是否增加,则是中小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1) 大部分企业在投产之前,都经过环境评价和检测验收。但是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有可能通过自行提升环保处理能力,节能减排,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及时修改申报数据,以免增加税收负担。
2) 两种不缴纳环境保护税的情形:
一是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依法设立的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污染物的,不缴纳环境保护税;
二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不缴纳环境保护税。
现实情况是,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建设的相对滞后,大部分工业园区并没有配套的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场所,需要企业自行处理。这种情况,企业即增加了环保投入,又缴纳了环境保护税,税负自然提高!
企业加强固体废物贮存场所的建设,符合环保要求,这样的话,固体废物部分的环境保护税自然可以享受的到!
环境保护税的税收稽查重点,在于污染当量的确认。以前担心的环保和税务部门联合检查,终于来了!环保投入的证据,不再是环保不看帐,税务机关不看污染结果的时代了!
【小队长说税】【6】延伸思考
虽然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环境保护税收入全部归地方。但是小队长想到固体废物和噪音污染归地方收入,地方使用,这个没问题。
大气和水毕竟涉及到的不是一个地区就能解决的,比如长江上游收了税,治理成果却是直接影响到下游。这个以后怎么解决呢?
不管怎样,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我共同努力,还子孙一片碧海蓝天!